.

产妇难以自行排尿,可能是患有产后尿潴留,

导语:祖国医学中产后尿潴留又名“产后小便不通、产后癃闭”,最早在《诸病源候论》中有“产后小便不通”的相关论述。根据其症状及体征属于中医所指“癃闭”范畴。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正常分娩或者剖宫产拔出尿管后6-8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临床上以小便不通、腹部胀满为主症。

01了解现代医学尿潴留产生的机理,膀胱壁内感受器激活,尿液会增多

现代研究认为尿液排出是一种由肾脏生成尿液后经输尿管暂贮于膀胱中,达到一定量后,一次性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的一个精细复杂的过程。膀胱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囊,主要由外层的逼尿肌及与尿道相连的尿道括约肌组成,位于骨盆前部子宫的前下方,与韧带及盆腔相连。

正常排尿有赖于神经的正常传导与相关肌肉的适当收缩,参与排尿的神经主要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发出排尿信号,经脊髓传至阴部神经、盆神经、腹下神经,从而经控制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有序的收缩进行排尿。引起排尿的原发冲动是膀胱扩张,使得膀胱壁的张力增加,牵拉膀胱壁内的牵拉感受器产生充胀感觉。

当膀胱尿液贮存量达到ml时,膀胱壁内感受器激活,产生胀满感,尿液增多,这种胀满感逐渐加大。当大脑皮层接受到这种感觉冲动后,大脑发出排尿信号,通过中枢神经传至骶2-4脊髓节段,由骶神经传出达到其支配的阴部神经、盆神经、腹下神经。

通过这些神经的神经末梢释放兴奋信号,引起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形成排尿。当神经传导受阻,不能发挥神经支配肌肉的功能,神经冲动不能正常到达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致使其不能正常收缩时,就易形成尿液排出受阻,形成尿潴留。

02了解产后尿潴留的成因,临床上高龄产妇患产后尿潴留的危险性较高

1、机械性的损伤

产妇分娩时机械性的损伤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产妇正常分娩时由于人工助产及器械助产扩张阴道导致产道损伤以及分娩时婴儿对会阴的压迫伤及支配膀胱正常收缩的神经及肌肉,致使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受损。二是分娩中产妇产力不足时宫底按压、抬头吸引术易损伤宫骶韧带两旁的副交感神经使得逼尿肌、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膀胱下垂而诱发产后尿潴留。

2、药物影响

研究表明产程中的分娩镇痛药物及产后预防出血给予的缩宫素均对患者产后排尿造成影响。由于分娩过程十分疼痛,导致产妇难以忍受,为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质量,临床逐渐开展引入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来分娩镇痛。

研究发现麻醉药物在阻断神经信号传入的同时可引起传入脊髓及排尿中枢的排尿信号中断,导致膀胱对尿液的刺激感应减弱,膀胱收缩力下降延长尿潴留时间。为预防产后出血,临床上常规给予缩宫素,因其抗利尿作用,增加产后尿潴留发生的风险。

3、年龄因素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临床中高龄产妇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产后尿潴留发病率的升高。通过对文献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对分娩过程中造成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及其支配神经的损伤恢复能力逐渐下降。

分娩中血液及体液的大量丢失也不利于患者自我修复,因此高龄产妇患产后尿潴留的危险性逐渐上升,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高龄产妇患产后尿潴留的风险增加,应给予预见性干预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

4、会阴侧切

临床分娩时由于胎位及胎儿过大的问题导致分娩难度加大,为避免对胎儿造成严重损伤及降低产妇会阴撕裂的风险,常会给予会阴侧切。会阴侧切时造成支配膀胱神经功能紊乱,不能正常支配膀胱收缩与舒张,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致尿液排出受限。国外研究表明,临床中的会阴侧切及会阴撕裂伤会增加产妇获得产后尿潴留的风险。

5、精神心理因素

医院环境及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容易引起内心的紧张和恐惧,担心排尿会诱发伤口疼痛、出血等各种情况,致使膀胱中尿液逐渐增多,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减弱,收缩力降低,导致产后尿潴留。

03了解通调气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机制,发挥针灸治疗该疾病的作用

1、通调气机统领全局

小便的通畅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还与肺、脾、肝、肾、三焦的功能密切相关。气随神转,产前的过度焦虑、分娩时的过度紧张及分娩后对排尿的恐惧均导致气机运转不利,上中下三焦不通。同时产程中气血精液的消耗,不利于全身气机、膀胱气化的快速恢复。因此本法注重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打通上中下三焦气机流转。

通调气机法采用上焦归于肺,肺为水之上源,取百会、膻中可有升举阳气、提壶揭盖、宽胸理气之功以助气机上行通畅及肺通调水道;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受阻,则上下焦不通,取足三里、公孙、三阴交以补脾益胃、疏通经络,调节脾升胃降之气机升降,使该升的得以升,该降的得以降。

下焦肝肾,肝主疏泄,肾主温煦,以利膀胱气化,取太冲、肾俞,以疏肝解郁,温肾助阳,引气下行,化气行水。同时取支沟通利三焦,三焦通利,气机顺畅,则小便自利。上中下三焦通畅,全身气机流转有序,则膀胱气化正常,癃闭得治。

2、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本法治疗产后尿潴留充分发挥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在本病中的运用。一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产后尿潴留在病位上与任脉、足三阴经及足阳明胃经相联系,取任脉膻中、脾经公孙、肝经太冲、胃经足三里疏导气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助三焦气化通利小便。

二是注重腧穴配伍,本法中运用“俞募配伍”,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根据"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的理论,本病病位在膀胱,属六腑病变之一,取膀胱经的募穴中极、俞穴膀胱俞,俞募配伍,脏腑同调,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通利小便。

同时中极、膀胱俞配伍在治疗上体现治前不忘后、治后不忘前的前后配伍原则。三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产后尿潴留患者辨病属癃闭,取中极、三阴交、膀胱俞、肾俞等利小便,同时患者分娩中多数伴随着气血流失,临床以虚证为多,本法特取气海、足三里补气生血,增加气血的补给,以助膀胱气化。

3、艾灸辅助

《医学入门》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作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法中温和灸中极、关元作用有二:一是灸关元、中极穴可以促进小肠蠕动,改善小肠吸收功能,为气血生成提供原料,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二是中极、关元毗邻膀胱,灸之可通过艾灸的温热效应深入腹腔,改善膀胱肌肉的痉挛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膀胱气化,起到温经通络、通阳利尿之功效。

结语:综上所述,针灸通调气机法可以有效地缩短产后尿潴留首次排尿时间,促进尿液自主排出,减轻膀胱压力,改善相应支配神经功能,减轻患者尿潴留程度,改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减少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baidianfeng.com/lsbx/13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